
作者:西安世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3-10-11 13:13:06
碳资产的属性
碳资产是一种环境资源资产。
1.稀缺性:环境的容量是有限的。同时碳资产的稀缺性也促使碳资产成为一种有假商品。
2.消耗性:碳排放权的最终用途是被直接消耗或抵消消耗。
3.投资性:碳资产作为一种金融资产,可以在碳交易市场上融通。
4.商品属性:碳资产可作为商品在不同的企业、国家或其他主体间,进行买卖交易。
5.金融属性:碳资产交易行为具有一定风险,为了防范风险维持投资稳定一些金融工具被开发出来。
碳资产的三要素
1.数据:高质量的碳排放数据是基础,MRV体系(碳排放的量化与数据质量保证的过程,包括监测(Monitoring)、报告(Reporting)、核查(Verfication))是碳市场平稳运行的基本要素。
碳交易机制的重要工作之一便是建立MRV体系,强调依据“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的原则和技术体系进行管理、报送和核验,保证碳配额发放与清缴的合理有效。发改委、国家统计局、生态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实施方案》,碳排放核算体系统一规范进程有望加速。
《方案》提出目标为:
到 2023 年,职责清晰、分工明确、衔接顺畅的部门协作机制基本建立,相关统计基础进一步加强,各行业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稳步开展,碳排放数据对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支撑能力显著增强,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初步建成。
到 2025 年,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进一步完善,碳排放统计基础更加扎实,核算方法更加科学,技术手段更加先进,数据质量全面提高,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提供全面、科学、可靠数据支持。
核算方法方面,由国家统计局统一制定全国及省级地区碳排放统计核算方法,鼓励各地区参照以上方法,按照数据可得、方法可行、结果可比的原则,制定省级以下地区碳排放统计核算方法。由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会同行业主管部门组织制修订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建筑等重点行业碳排放核算方法及相关国家标准。
此外,还将建立健全重点产品碳排放核算方法,并完善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机制。
2.技术:大力发展减排潜力高的低碳技术,开发标准决定碳资产估值
碳中和实现路径有两种视角,一是减排控制,二是排放移除。减排控制涉及减少、替代两类技术,即通过高能效循环利用等减少碳排放,以及使用可再生能源、绿氢等零碳能源。排放移除包含工业上的物理捕集和自然方式的固碳增汇两类技术。
在减排控制方面,我们国家推出了各项举措,新能源领域的兴起正是基于减排控制的目标而产生。而且可再生能源以及各项节能减排项目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也已经成为自愿碳市场交易的主要类型。
排放移除需要技术的不断改进和突破。同时也需要市场化机制来提升此类降碳方式的碳资产价值,若将此类技术纳入到碳资产开发中,可以成为碳资产开发的标准,则将会为技术革新提供更多支持。据研究,2060碳中和目标下,中国对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CCUS)需求为:至 2030年0.2亿~4.08亿吨/年、至2050年6亿~14.5 亿吨/年、至2060年10亿~18.2亿吨/年。但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已投运或建设中的CCUS示范项目总捕集能力300万吨/年。根据此项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的碳捕集能力与期待目标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技术的提升,成本的下降是重点也是难点。除了运用工业技术手段实现碳排放移除之外,运用自然手段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举措。但目前,我国运用自然手段固碳刚刚起步,比如林业碳汇项目签发率比较底,海洋和湿地碳汇方法学仍然需要继续开发。
3.交易:完善交易规则提升碳资产价值,激发市场活力
既然是交易,就少不了研究价格对于交易的影响。有效的碳市场应当释放统一的价格信号。碳资产既然作为一种虚拟资产,其也遵循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价值规律表现形式。因此,碳资产的价格应当随着市场的供需变化而发生变化。但另一方面,碳资产不同于一般有形资产,其公共属性以及对人类未来影响都决定了,政府有形之手对其价格的干预程度要更深。政策预期稳定性、政策干预措施、市场交易制度的设置、交易产品的类型、企业内部决策机制等均会成为影响碳资产价格的因素。
企业碳资产管理
企业碳资产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政府分配给企业的碳配额,成为配额碳资产。另一类是企业通过内部节能改造活动减少的碳排放量,成为减排碳资产。另外,企业投资开发的减排项目产生减排量且成功申请签发了CCER,可以在碳市场进行交易,该CCER也可成为减排碳资产。
传统意义上,企业进行降碳减排是基于政府强制性指标而进行的义务性行为。但企业碳资产管理,是化被动为主动,通过对碳资产的主动管理,实现企业效益及社会价值的最大化,损失最小化的行为。
全面的企业碳资产管理包括四部分:综合管理、技术管理、实物管理、价值管理。
综合管理是建立企业碳资产管理规划、制度以及相关流程体系。进行内部碳资产培训、咨询,建立碳资产风险管理等。建立企业碳资产管理理念,将其融入企业整体管理中,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技术管理是指通过技术改进和革新,减少企业碳排放,研发地毯解决方案等的管理。技术管理是将谈资源转变为碳资产的核心。是企业碳资产价值产生的根本。
实物管理是企业碳资产价值管理的基础,包括碳盘查、碳综合利用、碳排放等的管理。
价值管理包括项目管理和衍生品。是指将碳资产实现价值转化,真正为企业创造价值收益。项目管理是参与降碳项目的开发,进而将碳资产实现价值转化,如CCER项目开发、碳交易等。衍生品是将碳资产结合碳金融工具,参与到金融市场交易中,实现价值变现。如碳汇、碳税、碳期权、碳信用等。
企业是降碳的最主要实现主体,也是碳资产管理的核心实践单位,在双碳的大背景下,每一个企业,尤其是能源类企业,尽快涉足碳资产管理大势中,不仅造福于社会,也将为企业自身的发展带来先机。企业碳资产管理作为一个新的领域,新的课题,也必将在实践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道路上不断开创出更加健全的管理模式。